阜宁把灾后重建民生实事打造成廉洁工程

2017-06-25 08:57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倪同永 字号:

  6月17日,阜宁县板湖镇孔荡村安置点进行公开摇号选房,在盐城“6·23”风灾中的282户受灾群众,拿到了新房钥匙。至此,阜宁县16个灾后重建安置点全部建成交付,没有发现重大腐败现象,没有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实现了“工程建好、干部不倒、群众说好”的目标。 

  “6·23”灾情发生后,阜宁县共接受捐赠资金总额7.17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拨款3.58亿元,社会捐赠3.59亿元,灾后重建安置点16个,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1682幢4785户。针对灾后重建项目多、资金量大、任务集中、时间周期长、社会关注度高的现实,阜宁县委、县政府采取措施,建立监督机制,保证项目、资金监管到位。 

  承担监督主体责任的阜宁县纪委,组织财政、审计、住建、民政等职能部门,确保监督不留空白和死角。从建立制度到健全体系,阜宁灾后重建指挥部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灾后重建资金物资项目监管工作的通知》《灾后重建项目招标投标工作指导意见》等20多项规范性文件,使监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源头上确保廉洁重建。 

  制度需要刚性的监督,才能确保得到严格执行。项目规划、审批、招投标、资金管理、施工管理等环节都是容易滋生腐败的关键点。阜宁在全县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抽调100多名干部,组成灾后恢复重建督查领导小组和专项巡回督查组,全程参与灾后重建选址、工程进度、质量验收、资金发放、受灾群众选房等各个环节工作的监督检查。在7个受灾镇区和22个受灾村居派驻了督查组,对救灾重建政策落地情况、指挥系统运转情况、包保干部纪律作风情况、救灾款物管理情况开展督查21次。阜宁县纪委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共排查出165个廉政风险点,建立了32项防控措施,制定了7幅工作流程图,真正实现了权力运行到哪里,廉政风险防控就跟踪到哪里, 实现了动态监管每一环,监督检查全覆盖。县委常委会对各类监督主体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严格实行“挂牌督办,销号管理”,确保了整改实效。 

  阜宁县将群众引入监管体系中,保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贯穿于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安置政策制定中,多方听取群众意见,实行了集中安置、原址重建、进城买房等六种安置方式,满足群众不同需求;在项目建设中,成立由安置户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参与施工监管,严把材料进场关,见证送检程序;在统建安居房分配中,采取县纪委派员参与、群众代表现场监督公开摇号等方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灾后重建以来,阜宁县纪委对灾后重建纪律执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下发《督查通报》5期,先后解决问题36个。对群众反映工作作风存在问题的5名党员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对救灾物资资金使用不规范的3家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对抗灾救灾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发生的顶风违纪行为从快从重查处。

编辑:胡馨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