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不仅带动购物升级,更为经济添动能 “买买买”赋能城市发展想象力
2022-02-15 07:07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记者 夏恒瑾 曾路婵 单冬

网上购物、线上订餐、扫码用车……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当下新型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去年3月,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培育壮大零售新业态、深入发展数字文化和旅游等24项举措,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为推动新型消费发展,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盐城同样没有错过消费升级的风口。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我市不断深化消费供给侧改革,推动传统消费转型升级的同时,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684.34亿元,同比增长21.1%,增幅排名全省第二。

数字赋能激活消费“燃点”

“买买买”看似是个人行为,事实上蕴藏着全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在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当下,消费者需求成为一个个商业体争夺的新“燃点”。

“以前小姑娘的时候,最喜欢逛街了,大包小包拎着走一天也不累。现在消费习惯可跟以前不一样了,家里好多东西我都是APP下单,不少商品当天就送到家。”2月6日上午,家住海德公园小区的陈娟通过金鹰生活APP,为两个宝宝下单了几包尿不湿和一些零食。“以前逛一次商场常常会买很多东西,去超市也习惯囤货,自从线上购物以后,24小时随时可以下单,购物都是按需购买了。有时在线下看中了大件商品,我也会习惯线上购买,商家免费配送到家,人到家的时候货也到家了。”

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我市零售消费市场持续呈现出缤纷活力,全市101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累计实现销售(营业)额5.18亿元,同比增长9.4%。在一个个商业综合体里,人头攒动、生意兴隆,在这背后是人们正悄然改变的消费习惯。

除夕当天临近中午,麦德龙超市的7个收银台前都排着长队,收银员们动作迅速地帮助顾客结账、装袋。“下载APP可以到旁边自助收银,不用排队。”现场工作人员一边引导顾客分流到自助收银台,一边帮助不熟悉手机操作流程的顾客结账。

收银区左侧的线上订单履约中心也是一派火热景象,几十个装满商品的购物袋集中摆放在地上,贴着数字标签的橙色打包盒整齐摆放在货架上,墙面白板上记录着每天来自各个外卖平台的订单数。

“春节不仅线下忙,线上业务也特别火。在线上APP下单,大部分商品一小时内就能送达,所以很受欢迎,最近负责线上业务的员工每天都是跑步工作。”渠道业务中心工作人员指着白板介绍,“1月27号这天就有295单线上订单,这之后的数据还都空着,都来不及统计更新数据。”

消费行为的变化直观体现着生活方式的变化。随着消费趋势不断变化,各个行业主体开始抢抓细分市场,在分众化市场中抢抓年轻消费者。

春节期间,位于宝龙广场的喜茶门店生意比平时要更火爆一些,17名员工每天从早到晚忙个不停。“每天差不多制作2000多杯饮品,下单等待时间平均都在1小时以上,遇上下午点单高峰期,等待时间更长。”门店负责人陆金萍介绍,喜茶用户主要是年轻人,他们更多习惯通过小程序线上点单,随后到门店自取,有些愿意在门店等待的用户也大多是为了逛街间隙休息落脚。

商圈经济扩容消费群体

“以往回老家过年,我喜欢住在一些景区附近,今年不一样啦,老家亲戚推荐以后,我选了新弄里的港府洲际酒店,好好感受一下盐城的城市氛围。”1月29日,上海市民吴君和妻子驾车回盐城过年,在阜宁老家住了几天后,大年初二又到盐城市区住了几天。

吴君父母都是阜宁人,虽然在上海工作生活多年,但全家人对家乡一直有很深的感情。“父母退休后,特意在阜宁买了套房,和老家的兄弟姐妹都住得近,我每年都会回来看他们几次。”吴君在上海一家旅行社工作,平时也爱自驾游,每年回盐城他都会发现很多变化,在他眼中这座城市一直在不断升级,焕发出蓬勃生机。

从阜宁前往盐城市区的路上,吴君妻子发现随身的洗漱包落在了亲戚家,懒得再回去取,便打开屈臣氏小程序,下单了同款洗漱包,半小时后人还没到酒店,同城商品已经送达酒店大堂前台。“盐城的城市商圈既融入了文旅元素,又配套了方便快捷的城市消费体系,在这里消费购物、吃喝玩乐的体验也不比上海差。”吴君笑言,在盐城生活了几天,便捷的消费体验和舒服的生活节奏让他有了退休后也回来长期定居的想法。

今年春节黄金周,全市消费市场繁荣有序,群众消费意愿高涨,尤其新型消费表现亮眼。春节前,市商务局开展了“冬暖盐城·网上过大年”活动,全市百余家企业通过网上直播、便民闪送、线上线下同步促销售卖等形式,丰富供给方式,激发年货消费新活力,网购年货、“云端消费”、数字红包等消费方式成为春节消费新潮流。

大洋湾盐渎古镇的演出、盐立方非遗体验馆的古乐演奏、金沙湖的雪上世界、日月岛的太空旅行、黄沙港的海洋世界……今年春节,全市各大景区结合文旅项目,不断丰富商业业态,带动景区多层次、多结构矩阵式发展。“以前游客在景区玩儿,更多的是观光旅游,现在我们景区不仅开发游玩项目,还会开发配套成熟的餐饮住宿等消费服务,让游客变顾客。”在盐城大纵湖东晋水城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榕海看来,如今的景区都不再局限于提供单一旅游服务,更多地开始发展商圈经济。

“对于我们女生来说‘逛吃逛吃’永远是生活一大乐趣。”赵玲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韩企上班,逢上周末和节假日,喜欢和朋友结伴周边游。“以前常常会去苏南游玩,再远点会去上海、浙江,这几年发现我们盐城自己的景区做得越来越好,现在每次出门总是会首选家门口的景区,吃喝玩乐游一条龙都齐全。”

社区商业延伸家的范围

“中午在万达吃烤肉,吃完顺便逛街,下午带宝宝去腾飞书局看书,晚上去辣斗辣火锅吃火锅,吃完可以在风情街里看演出,一起热闹热闹。”2月5日中午,市民徐佳燕把安排好的行程通过微信发给朋友,并约好见面的时间、地点,大半天的行程范围几乎都在家附近商圈里。

如果说核心商圈的购物中心是城市商业的“主动脉”,那么一处处社区商业网点就犹如“毛细血管”,和市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市积极打造社区生活服务圈,更多贴近日常生活的新消费服务不断升级。

春节期间,盐都区潘黄街道渎上·老西门民国风情街致力营造浓郁的春节消费氛围,打造一个开放式、活跃度高的新春盛宴。“街区在年初一至初六举行‘春节不打烊,陪你过大年’活动,通过互动娱乐、亲子共享等系列活动,更大程度挖掘街区的新消费潜力。”渎上·老西门运营公司运营副总经理徐为标介绍,春节期间街区日均人流量3000人,总营业额约230万元。

“文化植入、场景打造、商业休闲是渎上·老西门民国风情街的独特优势,集文化游览、特色餐饮、精品酒店、教育培训、网红夜市等多业态于一体,场景上多功能的设置给消费者带来别样的消费体验。”潘黄街道宣传委员程立宏认为,具有品牌识别度的文化创意街区是延续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可以活跃区域,满足消费者追求的沉浸式体验。

2月6日早上,家住悦珑湾小区的王晨晨通过“供销臻选”小程序下单当天家里所需的菜品,半小时后就收到了专人配送上门的新鲜菜品。“农贸市场开在家门口,菜品丰富、菜价便宜,我们家天天来这里买菜,不想出门就通过小程序下单,坐在家里等菜送上门,真正实现‘家门口的幸福’。”王晨晨说,当初买房的时候,小区附近配套的消费设施是否齐全是一个重要的考量点。

“社区是新消费最大最根本的市场之一,能有效解决社区消费群痛点,提供温暖和方便,延伸‘家的范围’。”盐城新合作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建军介绍,邻里中心建成投用,完善了悦珑湾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极大缓解了附近居民买菜难的问题,他们将继续加大招商力度,在传统菜市场的基础功能上衍生出更多消费业态,为市民提供更全更佳的服务。 (图片:记者 郜野乔 李思远 王焱 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