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闻网 /正文
听见 | 年画,儿时的回忆
2022-03-11 16:03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融媒体

听见 | 年画,儿时的回忆

沈益亮/文

在我小时候,年画是家里每年必备的年货之一。买年画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自从我记事起,我家的年画基本上都是我买,每到放寒假,我就和弟弟一起去供销社选买年画。

每逢过年的时候是供销社最热闹的时候,人们忙着备年货,购买大糕、果子、花生、葵花籽以及煤油等生活必需品。所以一进腊月门,供销社就挤满了人,长长的柜台前面人山人海,售货员忙得汗流浃背,应接不暇。

一进供销社门,就看见很多年画悬挂在半空中,令人眼花缭乱。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先把那些年画高高挂起,每幅下边都用小纸条写上数字序号。你看中哪幅只需在柜台上报个数字序号,工作人员就会在柜台内找到对应的数字。

这些年画色彩鲜艳,都是以寓意吉祥富贵为主。除了传统的拜寿图、牡丹图、财神爷等,还有寻常百姓的烟火生活,再后来就有了戏剧和影视作品的年画,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和《杜鹃山》等,非常受人欢迎。不论怎样,每年必不可少的就是“连年有余”的年画了。画面中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子,穿着大红肚兜,胸前佩戴如意长命锁,手持莲花,抱着一条大红鲤鱼,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画中形象质朴、自然、单纯,色彩鲜艳强烈,象征人丁兴旺,丰盛有余。

等买好所有年画,工作人员会把它们卷成圆筒状,然后再用事先准备好的小纸条在中间绕上一圈,用塑料扎丝或麻线绳在纸条上扎紧扣好,如同对待一件工艺品或古董似的,生怕有个闪失。

堂屋的北墙,被人们视为正墙。家家户户一直挂着一幅毛主席像。待把房子扫完后,我们先把领袖像擦干净挂好,再根据新年画的画幅大小,画的内容以及个人爱好确定粘贴的位置。把往年已被岁月熏得黝黑的年画换下来,那些换下来的年画,也有用武之地,它们是我们兄弟最珍贵的学习用品。我们把这些旧画用来做书皮,等开学后领到新书包书本,保护书本不受磨损。待年画贴好后,整个屋里都会显得干净,光彩夺目,焕然一新,充满过年的喜庆气氛。

而今,几十年过去了,年画给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带来了色彩、乐趣,也教给了我许多知识。它既美化了我们的家居环境,也见证了一段历史和社会文化生活,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随着时代的前进,年画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但童年贴年画、赏年画的快乐,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方玺瑞/诵读嘉宾

方玺瑞,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20级。

沈益亮/作者

沈益亮,滨海人,出生农家寒门,从教44载,副高五级。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滨海县作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教海探航“感动人物”。近年来偶发千字短文创作,既不浪费读者太多时间,尚能给诸位点滴启迪及对过往生活美好的回忆。愿岁月与文字相互交融,愿与爱好文学的您一路同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