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闻网 /正文
常州溧阳“1号公路”:带动10万农民年均增收万余元
2022-08-22 16:48 常州日报

立秋的清晨,驾车沿着常州“溧阳1号公路”行驶,一路绿意盎然,瓜果飘香,美景如画。

溧阳坚持“交通先行”战略不动摇,把生态涵养、全域旅游、文化传承、乡村建设等新时代元素融入全国一流、全省示范的“四好农村路”,高标准打造了365公里“溧阳1号公路”。

车保华 摄

溧阳将自然山水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资源,以路为笔、以路引景、串珠成链,365公里长的路连接“三山两湖宋团城”、98个行政村、312个自然村和220多个乡村旅游点。因其中的隔离线是“红黄蓝”三色的,“溧阳1号公路”被网友称为“彩虹路”;另外,因沿途美丽乡村众多,可打卡数百个景点,领略到山、水、林、竹、茶、村等景观,被车友赞誉为“江苏最美自驾公路”。

“溧阳1号公路”融合沿线山水风光、乡村风情,全面展现“田园陌上、乡村野趣”的生态景观,在功能配置上注重节点支撑、勾画全景,把旅游服务功能和农村居民交通出行功能充分整合起来,在沿线打造63处房车营地、休闲驿站、观景平台和86个共享汽车出行点,让游客领略生态之美、乡村风韵。在周边实现所有镇村、150人以上自然村公路通达率100%,城乡“一元制”公交全覆盖,方便广大村民“走出去”、驱动要素资源“引进来”,全力打通乡村振兴的“双向道”。

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溧阳把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作为重点方向,在“溧阳1号公路”沿线布局了65万亩优质粮油、4.5万亩白茶、6万亩特色果品,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各1个,吸引21家省级以上休闲旅游和农业精品企业、35家常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入驻,天目湖白茶、白芹,曹山蓝莓、杨梅,社渚青虾、软米成为游客竞相购买的“爆款”。

△车保华 摄

溧阳农旅融合年收入突破40亿元,带动近10万农民年均增收1万余元,打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通道,“溧阳1号公路”成为溧阳80万老百姓的幸福路、致富路。

作者:郏燕波 邹迪 胡平

作者单位:常州日报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