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闻网 /正文
淮剧艺术展演月丨由难处切入 向深处开掘——评现代淮剧《田家湾的号声》
2024-05-06 12:03 盐城宣传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集中展示近年来我省淮剧艺术继承与创新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泰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承办的第九届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月,于4月26日至5月28日在盐城开演。来自上海、盐城、淮安、扬州、泰州等地的14家淮剧院团,携带众多淮剧优秀剧目集中亮相,为广大人民群众送上丰盛的文化盛宴。展演月期间,特组织开展专家“一剧一评”和观众微评,以飨读者。

由难处切入 向深处开掘

——评现代淮剧《田家湾的号声》

袁连成

近几年,在现实题材戏曲创作中,红色题材渐成气候,甚至在某年、某月、某节点出现了一部部、一批批红色题材戏曲。有的出品方认为,创作演出红色题材戏,讨好不吃力,在主旋律、正能量的框架下,领导支持、市场欢迎,甚至容易获奖,其中也出现了少部分红色题材戏曲的优秀作品,它们写出了红色往事中的人、红色往事中的人的命运与情感波澜、红色往事中的人的命运与情感波澜的精神审美,把红色作为底色,着力雕刻人品的力量、人格的力量、人性的力量,也渗透出选择的遗憾与悲悯。当然,很多一部分红色题材戏曲,还处于讲故事的层面,只见故事不见人、不见情、不见美,大同小异的情节,似曾相识的脸谱,使这一类红色题材戏曲,止步于艺术创作的水平线之下。

第九届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月,有一部戏值得关注,即阜宁县淮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淮剧《田家湾的号声》。这部戏较好地解决了一个问题——红色往事的现代讲述。

淮剧《田家湾的号声》(编剧:董振宁、杨昌频)的剧情简介是:为烈士守墓50年的老党员田半斤老人,在美女客商来田家湾寻亲、考察的关键时刻,实名举报村党总支书记、自家孙子田大米。反映其小康之后放松党的监督、导致“四风”兴起等问题。从而揭开一段尘封近八十年以古木区长为代表的革命先烈保家卫国、英勇捐躯的悲壮故事。着力塑造田半斤矢志不渝、胸怀百姓的党员形象。剧中,催人奋进的冲锋号,响亮地回答了小康之后如何继续前进、再登新征程这一新的课题。阅读剧本,首先看到这样的剧情简介,我真为创作者担心,一个老党员为烈士守墓五十年,这个故事足够红色,然而如何把红色写出充盈着温暖的血色?毕竟写什么不重要,怎么写才重要。随着阅读的延伸、又现场看了演出,我的担心荡然全无,创作者既淡写了当年英雄的壮举,又淡写了守墓老人的艰辛,而且风轻云淡地荡开了一笔,写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军号声。这一缕缕军号声,穿过了五十年的时空,又飘进了乡村振兴的当下,于是由戏内在产生的力量,自然生发出昨天与今天的碰撞,今天对昨天的裂变。号声如一条流淌的小河,在现实生活的拐点上,激起了浪花、漩涡与波涛,“他问我对党的承诺变没变?他问我百姓日子可太平?他问我贪官污吏有没有?他问我党群是否一条心?”淮剧《田家湾的号声》并没有采用线性或扇形结构,而是极其聪明地用延绵不绝的军号声,将当下苏北田家湾村,做一个横切面,实现了戏的中心落在了今天,落在了今天的人们、人心与人情,在当下红色题材戏曲创作中,做出了一次“由难处切入,向深处开掘”的成功性尝试。再说军号,在戏中既是具象的,又是抽象的,一个苏北村庄,一个九旬党员,不仅为烈士守墓五十年,而且还吹响军号五十年,天天吹月月吹年年吹,甚至在村里党风民风遇到危险时,即时起吹,拼力重吹,号声代替了大道理的提醒,说教式的激辩。号声在一次又一次潜移默化中,吹醒了人心,吹正了民风,吹热了村庄,也吹回了一个又一个走向歧途的灵魂,田家湾的号声,岂止是号声?化作了钟声……

淮剧《田家湾的号声》,在戏的中轴形成后更注重情节的真实和细节的撕裂。编剧董振宁、杨昌频对苏北乡村生活极为熟悉。他们在生活的汪洋中,捞出了一条条活鱼。比如村头桥前,结婚的红队与哭丧的白队,都依照迷信陋习争着、抢着过桥;比如村干部为了留住客商,“吃的是大老鳖,喝的是五粮液,抽的是一枝笔”;比如一枝花红白礼仪公司承办的大型啗口“三老太化着美女鬼魂回家视察”……这些新乡村中的沉渣泛起,既是真实的,又是沉重的,更是衬托出田家湾号声的重要性与必然性,现实召唤者号声,号声洗涤着现实,田家湾——不仅是苏北大地上的一个普通村庄,更是创作者关注现实、期待美好的意向村庄。

淮剧《田家湾的号声》导演蒋宏贵先生不仅舞起了极其擅长的轻喜剧风格,更是将“轻喜剧”融入了凝重、沉重的主题讲述。在这部戏中,“蒋氏喜剧”发挥出力透戏背的冷嘲热讽的艺术张力,舞台上流淌着一幅又一幅的生活画面,自然自由自信,显示出江苏导演诠释现代戏的生活功底与艺术功力。音乐在保留淮剧纯正的声腔艺术基础上,又揉进了盐阜地区的童谣、民歌,生动而活泼……主人公田半斤的扮演者邱文亮,演唱俱佳,既有九旬老人的外在显示,又有党性不衰的精神显现,演活了一个极其难演的红色老人,不仅可信,而且可爱可敬;烈士孙女、胡莉莉的扮演者崇蓉,端庄大气,声腔通透,尤其擅长用声腔塑造人物、抒发情感,这在县级淮剧院团中难得一见;一枝花的扮演者许晴,举手投足都有喜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她将生活气息、乡土气息泼洒得淋漓尽致,以一己之力漾起了层层喜剧浪花;小福子的扮演者董振宁,既是编剧,又是演员,横跨编演两界,在盐城市剧作家群体中一枝独秀;其他演员孙浩、仓莉、曹迅、李爽等,都较为准确地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红色题材现代戏,难写难演,淮剧《田家湾的号声》在二度创作上,同步实现了“由难处切入,向深处开掘”的艺术目标,展示了阜宁县淮剧团在创演现代戏方面的传统优势与群体实力。

大型现代淮剧《田家湾的号声》,入选了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又曾荣获盐城市文华大奖,这次在第九届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月再次绽放,具备了一定的起点与高度。然而任何一部好戏,都是改出来的、磨出来的、演出来的,希望淮剧《田家湾的号声》,继续修改、打磨、演出,尤其在现实题材戏曲化方面,再作丰满与提升,使这部已经具有个性的现代戏,走得更远更高。

作者简介

袁连成,著名现代戏编剧,三次荣获江苏省文华编剧奖。

来源:江苏艺术评论、盐城文旅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供稿:文艺处
摄影:唐鸣
编辑:顾海霞  蔡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